提问:您采访过很多中国知名的作家,在作家里面其实也有两种人,一种作家,就像文化老人,非常德高望重的作家,他的所有个人交往,他的日记、书信都是社会财富,他在身前或者身后,一切东西都是一个社会财富。同时还有另外一种作家,写作是他的一种职业,他发表的东西,他讲的话,可能只是代表他职业的一种责任,他的个人是不是还应该有个人的生活?我的感觉,为什么有很多作家,他可能在生前写过很多东西,或者和别人发生过很多交往,但这些东西并不完全当初有意识,将来都要公示于天下。 李辉:这个不一定,每个作家都有他的复杂性和不同的角度。有的人早早认识到自己文学史上的地位,比如说鲁迅,鲁迅在二十年代的时候就知道所有的书稿都要抄一份自己留着,他早就有一个判断。包括沈从文,沈从文在受到那么大的批判,在五十年代、七十年代,他说我的东西要出全集,有些作家对自己是充满自信的,认为自己将超越一切,他对自己的创作和自己的地位有一个恰当的判断。 也有一些作家,因为时间是很残酷的,比如现在很多作家,过个五十年,大家都会忘记。历史上也是一样的,比如说现代史,孙中山时代,你能想出十个著名的人物吗?也未必了,这就是历史的一个规律。但这个不影响对我们当代关心的一些作家进行一些了解,因为他们的作品毕竟跟我们的现实有关,跟我们的人生有关,从他的作品里面可以认识到那个时代,也可以认识到我们现在,还可以从那些作品里面体察人心,作家有不同的层面,而且作家未必把所有的东西都告知于人,一定有各种你想象不到的那种八卦的东西。但这个不影响我们对一个作品的判断和文学史的判断,这是两个概念,因为人都是复杂的。 (责任编辑:admin) |